债务性质认定阶段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所以要先判断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审查债务产生的用途、夫妻双方有无共同签字或者事后追认等情况。
例如,对于大额债务,查看是否有夫妻共同参与相关经营活动或者受益的证据,像共同投资的合同、家庭因该债务而获得收益的记录等。
协商与处理阶段(针对夫妻内部)
如果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应当共同协商如何偿还,可根据双方的收入情况、财产状况合理分担还款责任,必要时可以签订内部协议约定各自承担的份额,但此协议不能对抗善意债权人。
若是一方认为属于另一方的个人债务,夫妻之间需要梳理证据向对方说明情况,若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在夫妻内部进行债务责任的划分认定。
对外应对债权人阶段
作为夫妻一方,若债权人主张夫妻共同债务,要依据前面认定的债务性质进行合理抗辩,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债务不属于共同债务范畴,避免不合理的债务牵连。
作为债权人,若主张是夫妻共同债务,也要积极收集证据,证明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等符合认定共同债务的情形,通过协商或者诉讼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还款责任。